世界女排联赛的硝烟还没散尽,意大利和巴西正为冠军争得你死我活,而中国女排已经悄无声息地开始了新一轮的“大动作”。
前脚刚回国,后脚就直奔福建漳州——这个被女排姑娘们称为“娘家”的地方,第52次迎来了国家队的集训。
但这一次,气氛可没那么温馨,主教练赵勇的眉头怕是比场上的拦网还紧。
世联赛的成绩单摆在那儿,问题像秃子头上的虱子——明摆着。
战术套路被对手摸得门儿清,光靠主攻手硬砸,这球能赢几场?
右翼进攻软得像棉花,再不调整,世锦赛怕是要被对手按在地上摩擦。
所以,赵勇一到漳州,第一件事就是拿名单开刀。
有人走,有人来,这本不稀奇,但这次的人员变动,却藏着不少耐人寻味的细节。
17岁新星离队,U21抽调背后有文章
副攻线上,单琳倩没捞到上场机会,提前离队不算意外。
但第二个走的居然是王奥芊,这就有点意思了。
官方说法是“抽调参加U21世锦赛”,理由是她在世联赛“表现亮眼”。
可球迷们心里直犯嘀咕:既然打得好,国家队又缺人,为啥反而送去青年队?
说白了,这就是典型的“拆东墙补西墙”——U21那边需要个能镇场子的,王奥芊成了“救火队员”。
但这一走,副攻线立马捉襟见肘,老将高意火速归队救场。
高意这波回归,别急着喊“第二春”。
她本来就是集训名单里的备胎,这次顶上来临时凑数,等王奥芊打完U21,大概率还得换回来。
不过队里也不是没人可用,小将陈厚羽的风格和王奥芊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,倒是能顶一顶。
可这些修修补补,终究是治标不治本。
朱婷、袁心玥缺席,这才是真“地震”
真正让球迷心里咯噔一下的,是漳州集训名单里压根没见着朱婷和袁心玥的影子。
之前国际排联公布的世锦赛大名单,她俩的名字就神秘消失了,如今连集训都不来,基本坐实了缺席的事实。
这两位是什么分量?
一个是“世界第一主攻”,一个是拦网核心,少了她们,中国女排就像汽车没了发动机和方向盘。
看看对手什么阵仗:意大利狂揽28连胜,巴西队跌跌撞撞也杀进了决赛。
人家磨刀霍霍,我们却自断双臂。
世锦赛上靠谁?
李盈莹再猛也独木难支,龚翔宇的右翼进攻时灵时不灵,副攻线更是青黄不接。
有球迷苦笑道:“以前是‘朱婷依赖症’,现在直接‘无药可医’了。”
赵勇的难题:巧妇难为无米之炊
主教练赵勇现在怕是愁得头发都要白几根。
战术板上画得再花哨,手里没牌怎么打?
世联赛暴露的问题一箩筐:一传像过山车,防守漏洞大得能跑马,二传和攻手的配合总差那么点默契。
如今核心缺席,练兵的压力全压在年轻队员身上。
可大赛在即,靠临时磨合能行吗?
粉丝们心里明镜似的:这支女排的硬实力,早就不是里约奥运那会儿的“铁榔头”时代了。
当年咱们有朱婷的雷霆一击,有徐云丽的铜墙铁壁,现在呢?
新人冒尖的没几个,老将伤的伤、退的退。
有人说:“看看日本、土耳其,人家00后都挑大梁了,我们还在啃老本。”这话虽扎心,却也是事实。
球迷的无奈:情怀不能当饭吃
网上吵翻了天。
有人骂排协“昏招频出”,有人心疼队员“带伤硬扛”,还有人心酸道:“明明知道她们不容易,可看比赛还是憋屈。”这种矛盾心理太真实了——既理解球员的难处,又恨铁不成钢。
更扎心的是,海外联赛打得风生水起的朱婷,偏偏在国家队最需要的时候缺席。
球迷们嘴上说着“尊重个人选择”,心里哪个不是盼着她能回来救场?
可竞技体育就是这么残酷。
意大利的埃格努越战越勇,塞尔维亚的博斯科维奇状态火热,咱们的“王牌”却高挂免战牌。
世锦赛抽签在即,要是再分个“死亡之组”,这比赛还怎么打?
有网友调侃:“现在看女排比赛得备好速效救心丸——赢球靠玄学,输球是常态。”
未来的路:要么涅槃,要么沉沦
眼下的中国女排,像极了十字路口徘徊的旅人。
一条路是咬牙硬挺,靠现有阵容拼个“哀兵必胜”;另一条路是彻底推倒重建,哪怕世锦赛惨败也要练新人。
可无论选哪条,代价都不小。
老将缺席的真空,不是喊几句“团结拼搏”就能填上的。
说到底,球迷要的不是永远赢球,而是看到那股子“女排精神”还在。
可当实力差距大得连精神都补不上时,剩下的恐怕只有一声叹息。
漳州集训的场馆里,姑娘们的汗水砸在地板上的声音,或许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分量。
至于结果如何——咱们,球场见真章吧。
实盘交易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