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人总说心累,其实不是事多,而是心弱。
看看身边那些活得从容的人,哪个不是内心强大?他们不是没有烦恼,而是能消化烦恼。
老祖宗早就摸透了修心的门道。《格言联璧》中短短六句话,道破了修心的全部奥秘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一、嘈杂中练专注力教员年轻时专门到菜市场读书。小贩吆喝、路人吵闹,他反而读得更起劲。
这种“闹中取静”,才是磨练专注力的最好方式。
王阳明说:“越是艰难处,越是修心时。”
外界越乱,内心越要静,这才是修炼。
二、独处时养心境苏轼被贬到黄州后,在自家墙上画满雪花,取名“雪堂”。别人笑他荒唐,他却在这片白色世界中找回了平静。
现代人手机不离手,时刻被信息轰炸,心灵哪有时间休息?
每天给自己十分钟,安静地坐一会儿,什么也不想。
坚持下去,你会发现心变软了,事变简单了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三、无人时守底线曾国藩收礼有个原则:只收乡土特产,贵重物品一概退回。有次下属送来王羲之真迹,他欣赏一夜后原样归还。
真正的修养,是在没人看见时还能守住底线。
现在很多人领导在场一个样、领导不在另一个样,终究成不了大事。
“慎独则心安”——曾国藩的这句话,值得每个人贴在床头。
四、前行时验初心很多人走着走着就迷失了,不是因为路太难,而是忘了为什么出发。
苏轼年少立志成为范滂那样正直的人,哪怕被贬到海南岛,他依然治病救人、兴办学堂,从未忘记初心。
经常问问自己:我现在做的,是最初想要的吗?这个问题能避免你走错路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五、开口前省言语曾国藩年轻时说话直,上奏折批评皇帝差点被杀头。后来他养成习惯:每次说话前,先在脑子里过三遍。
现在很多人吃亏就吃亏在嘴上。一句无心的话,可能断送前程;一次适当的沉默,反而赢得尊重。
老话说得好:“话到嘴边留半句,事到理上让三分。”
六、冲动时制情绪曹操那么喜欢曹植,最后还是传位给更稳重的曹丕。他不是不爱儿子,而是更爱江山。
人在情绪上头时,智商几乎为零。这时候做的决定,十个有九个会后悔。
下次要发火时,先深呼吸三次,再等十分钟。这个简单的方法,能避免你犯下大错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修心不是和尚的专利,而是每个人的刚需。这六条老祖宗的智慧,看似简单,做到就是高人。
从今天开始,选一条练习,你会发现:心定了,世界就静了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实盘交易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